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江西黎川发展生态农业 黎米稻草的绿色循环 正文
时间:2025-10-10 04:51:0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焦点
来源:人民日报 周欢 收割机正在收割黎米。 在稻草上种完稻草菇留下来的菇筒废渣,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。 以上图片均为戴庆福摄人民视觉) 江西黎川县的稻田里,收割机在前,“吞”入一串串饱满的
来源:人民日报
周欢
收割机正在收割黎米。江西
在稻草上种完稻草菇留下来的黎川黎米菇筒废渣,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。发展漯河市某某建材经销部
以上图片均为戴庆福摄(人民视觉)
江西黎川县的生态色循稻田里,收割机在前,农业“吞”入一串串饱满的稻草的绿稻穗;村民在后,将一簇簇稻草扎成稻草束,江西整齐地立在田里晾晒。黎川黎米
村民艾后生笑着说:“这稻草,发展金贵!生态色循没有它,农业漯河市某某建材经销部种不出好黎米!稻草的绿”
此话怎讲?东华理工大学的江西李荣同教授揭开谜底:种绿色有机稻,产绿色有机米,黎川黎米留下的发展绿色有机稻草,长出绿色有机稻草菇,残渣制成有机肥,来年稻子长得更旺,稻草就此实现绿色有机循环。
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2015年,江西五圆科农实业有限公司瞅准黎米这一本地特色稻种,准备发展绿色有机大米产业。但公司副总经理龚国强却为肥料犯了愁,“当时有机肥一吨卖1500元,不仅贵,质量也未必符合绿色有机产品要求。”
同样发愁的还有李荣同,为提升黎川的稻草菇产量,他领衔的科技特派团调研大半年,虽有解决方案,但大量、稳定的试验稻草从哪来?
一边产出稻草但缺少肥料,一边产出肥料却缺少稻草,李荣同和龚国强一拍即合——“稻草菇菌丝可以分解黎米稻草中的纤维素等大分子,稻草渣再加点牛羊粪便增加氮元素,不就是上好的有机肥吗?”
2016年夏天,李荣同在龚国强公司的黎米稻草上试种稻草菇,喜获丰收。紧接着,就是化稻草渣为有机肥的关键环节。
加多少牛羊粪便、怎么发酵……制肥方法大体明了,但具体路径未知。“不是那么简单!要先按70%稻草渣和30%牛羊粪便的比例混合,堆积发酵,让堆积体达到72—7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,每七天翻动一次以接触氧气,保障高温菌充分生长,共翻动3次,最终制成有机肥。”复杂的制肥方法李荣同脱口而出,其中的比例、时间、温度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等关键细节,都来自他和科技特派团里微生物专家的一次次尝试。
制肥原料、过程都“有机”,一吨肥只要1000元,来年春耕龚国强就用上了自制有机肥。“肥料好,稻子‘体质’也好,病虫害减少,用肥用药需求大大降低。”难题解决,龚国强喜出望外。
“公司的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都卖出了好价格!”龚国强说。肥料问题解决,绿色循环打通,产品卖上好价钱,乡亲们进行生态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,艾后生给记者算了笔账,“按普通方法种出来的稻谷,一斤卖1块2。现在公司免费提供种子、肥料、技术,种绿色稻,按一斤干稻子2块的价格统一收购。另外,一亩地的黎米稻草种出来的稻草菇还能卖四五千块钱。”
稻草菇产量和价格翻番,循环式生态农业项目获批省里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,李荣同很是高兴。如今,他和科技特派团又有了新计划:研究冬闲时如何在菇筒废渣上再种一茬菌菇,同时进一步分解稻草大分子,更好地释放肥效。
编辑:聂粤
雅思长难句解析(119)2025-10-10 04:44
特朗普要求解雇美劳工统计局局长2025-10-10 04:20
俄萨哈林州北库里尔斯克地区进入紧急状态2025-10-10 04:04
外交部:赖清德当局谋“独”挑衅的行径绝不可能得逞2025-10-10 03:57
千万不要拍!近期“飞行的硫酸”活跃,有人差点“毁容”2025-10-10 03:18
胡塞武装称袭击以色列境内三处目标2025-10-10 03:04
无声的较量与厮杀!信息支援部队攻防演练首次公开2025-10-10 03:04
网购假冒驴奶粉获十倍赔偿,法院认定厂家担责2025-10-10 02:51
伊朗伊斯法罕省北部发生5.3级地震 德黑兰有震感2025-10-10 02:42
北京因灾死亡44人2025-10-10 02:38
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%关税2025-10-10 04:50
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2025-10-10 04:44
防蚊产品该怎么选?医生:认准“三证”2025-10-10 04:40
乌克兰基辅响起防空警报并传出爆炸声2025-10-10 04:40
原来升入初中后,拼的就不是谁更努力了,三个方法降维打击2025-10-10 04:39
移动电源认证实施规则发布,8月15日起实施2025-10-10 04:35
入校专业不满意?抓住高校“二次选拔”的机会2025-10-10 03:45
北京此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2025-10-10 03:25
两纸票根,一程秋光:我和儿子的沈白高铁首体验2025-10-10 03:12
防蚊产品该怎么选?医生:认准“三证”2025-10-10 02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