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焦点 >>正文

算算一亩田的节水账(春耕进行时)

焦点9人已围观

简介  民勤县的农民操作农机在采用浅埋滴灌技术的田里播种。  王珍艳摄人民视觉)  民勤县小麦浅埋滴灌技术示范基地的滴灌设施。   王菊虹摄人民视觉)  春灌不等人,曾令达却夜夜睡得稳。  “熬夜排队浇地 ...

  民勤县的算算水账农民操作农机在采用浅埋滴灌技术的田里播种。
  王珍艳摄(人民视觉)

  民勤县小麦浅埋滴灌技术示范基地的亩田滴灌设施。
  王菊虹摄(人民视觉)

  春灌不等人,春耕乌海市某某电子商务客服中心曾令达却夜夜睡得稳。进行

  “熬夜排队浇地,算算水账那是亩田在过去。”走进甘肃民勤县夹河镇中坪村,春耕村民曾令达指着麦田说,进行挥铁锨、算算水账抡锄头、亩田打毛渠,春耕查看漏水、进行乌海市某某电子商务客服中心挖土堵口的算算水账日子,已成历史。亩田“现在用的春耕是滴灌,人不用盯、水自己浇。”

  嵌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民勤县,年均降水量仅有110多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2600多毫米。对这里的农民而言,一年中最大的农事,就是打罢春,盼水浇地。

  如今,虽少了熬夜排队浇地的苦,却也多出一笔早先没有的钱:滴灌设施费,每亩200元。“划算吗?”记者问。

  曾令达没说话,笑着拿起笔,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大水漫灌,一亩地用水600立方米,一年水费约180元;改用滴灌,一亩地用水400多立方米,一年水费近140元。

  “光算水费,每亩省了40元;加上设施费,每亩倒贴160元左右。”但是务农30多年的曾令达,深知种地是本综合账,效益看产出:大水漫灌,水往哪去、肥往哪聚,导致营养不均、长势不一,影响产量;滴灌不一样,水、肥直接“喂”到小麦根系,营养均衡、长势齐整,一亩地能多打300斤粮,相当于多“生”出300多元钱。

  “收支相抵,一亩地多赚近200元。”曾令达反问道,“你说划算不?”

  降成本、增产量、长收益,人还少“遭罪”。行走在春灌期的民勤县,一条条滴灌管带,搭建起一张“活”的灌溉网:从申请用水到灌入田间,只需半天时间。

  “嘀!”随着清脆的“打卡”声响起,地头的水泵随即启动,汩汩清水沿着管道缓缓流入田间。“地有多大,水分多少,没有跑冒渗漏的浪费。”曾令达说,灌溉完成后,闸门自动关闭。

  从大水漫灌到“精打细算”,看得见的节水技术背后,是看不见的节水意识。农民主动压减高耗水、低效益作物,扩大高效节水作物种植面积。“今年要匀出一部分地,改种马铃薯。”曾令达问过别的种植户,一亩马铃薯,滴灌只需300立方米水,产量却能超过7000斤。

  “近年来,通过兴建调蓄水池、改建输水渠道、开展节水培训、建设智慧灌溉试点,高效节水技术今年将覆盖全县3/4的播种面积。”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兴斌说,2023年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38,高于全国平均值。

  清明前,曾令达家的春小麦迎来了第三轮次滴灌,此后一周左右,将破土冒芽。“出苗前的这口水,至关重要,‘喝’得饱,才长得好。”曾令达俯身查看滴灌带,滴水无声、麦田已润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4月10日 02 版)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最高法党组班子有调整

    焦点

     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,10月24日上午,最高法召开党组扩大会,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研究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举措。  报道显示,此前担任甘肃省高院院长的王中明,以最高法党组成员身份出席会议 ...

    焦点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小留毕业照 vs 北美暴乱图:当代留子的千人千面

    焦点

    去年10月,巴以大规模冲突的战火烧到了美国高校,前有哈佛学生被多位华尔街大佬扬言封杀,后有斯坦福教授被近万名学生请愿开除,转眼大半年过去了,这把战火反倒愈烧愈烈,正因此,留学圈出现了一幕长达数月的奇景 ...

    焦点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逐“绿”而行 绿色金融提升美丽中国含“金”量

    焦点

   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杜燕飞)发展好绿色金融,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,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方面。中国人民银行、生态环境部、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 ...

    焦点

    阅读更多

hgtkbf.com